75件顶流国画巨作空降长沙!梅溪湖艺术博物馆即将“上新”

发布时间:2025-07-10

一眼丹青百年 一展时代创变

2025年盛夏,梅溪湖艺术博物馆“上新”在即,“中国美术百年经典——近现代名家艺术精品展”将于7月12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将为长沙市民及游客奉上一场文化与艺术的盛宴。本次展览由湘江集团控股子公司华扬联众公司联合中国对外文化展览有限公司精心策划推出。一眼看尽丹青百年,一展看清时代创变,该展览将以"传统与变革""河山如画""人民赞歌""百花齐放"四大单元呈现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辉煌成就。观众将欣赏到任伯年的《三侠图》、徐悲鸿的《奔马》、齐白石的《虾蟹图》、傅抱石等合作的《虎踞龙盘今胜昔》等名家名作,从吴昌硕的金石气象到吴冠中的水乡诗意,从陈师曾的文人传统到林风眠的彩墨新韵......75件百年经典名作串联起京津画派、新金陵画派等流派的艺术探索,生动展现了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的多元面貌,满足全龄观众的艺术需求。

齐白石《虾蟹图》

任伯年《三侠图》1880年

螃蟹与奔马这条路是世界的

中国画的百年变革,始于微妙的笔墨变化。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受西方文化冲击影响,中国美术也迎来了变革时期,此时,中国传统绘画不得不面对西方艺术和观念的涌入,而新文化思想也已悄然展开。

而美术的创变,实则亦是中国文化的自强之路,这次展览所展现的“中国美术百年经典”,正是一幅百年中国文化自强与筚路蓝缕的画卷。文心与情怀共鸣,笔墨与骨气共存;螃蟹与奔马相知,传统与时代互搏......百年后,他们终于为中国美术闯出新的路,向世人证明——这条路是世界的。

徐悲鸿《奔马》1947年

仕女工农兵:这一刻是中国的

只有经过尝试与反思后的正本清源,才能更懂得只此青绿的色彩;黄胄的《春兰》里,散发着人性的光彩,关山月写的生山水代表作《新开发的公路》,是中国的“基建之诗”、新河山的记录大片。

黄胄《春兰》

宗师与个人:这一眼望见永恒

即使在最喧哗与动荡的年代,艺术家们也在孜孜以求地探索着艺术的语言、发掘着个人的风格、表达着真挚的情感。或许这才是对艺术家而言最永恒的存在、最深刻的问题。

齐白石保持着自己纯朴的“村气”与老辣的睿智,潘天寿以指墨作画、“一味霸悍”,“抱石皴”激发了关山月的《长白飞瀑》,吴冠中黑线留白的水乡江南,形式洗炼至今仍是中国意境的教科书级模版,林风眠《秋》中的萌萌小鸟萌物有神……在“中国美术 百年经典”大展上,你可以一眼看到大时代背景下艺术个体的审美趣味,看清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百花齐放”的生机勃勃与难能可贵。

林风眠《秋》

吴冠中《水乡》

用艺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适逢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1941年,万马齐喑,徐悲鸿在《奔马图》画幅右侧沥血题跋:“辛巳八月十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仍有前次之结果之,企予望之,悲鸿时客槟城”。

可以说徐悲鸿的奔马系列始于长沙——而在“中国美术 百年经典”大展上,我们将看到徐悲鸿另一幅典型风格的《奔马》作品,这幅“奔马”为1947年所作,是徐悲鸿给中国的抗战胜利的献礼,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意气风发。

李可染《牛性纯驯时亦强犟》

湖湘文化百年经典,梅溪湖别样体验

从长沙回望,“中国美术 百年经典”大展自有坐落湖湘的巧思。

齐白石不仅是湖南的,更是世界的;启发了齐白石“衰年变法”求新意的陈师曾同是湖南人,我们可以看到他在传统文人山水画中的松弛;而徐悲鸿是齐白石的知交,本次展览也展出了一件见证和象征二人君子之交的作品《梅竹》。这件作品是徐悲鸿与齐白石合作,徐悲鸿画竹、齐白石补梅,齐白石的梅花明显在画中放低了姿态,表达了齐白石对徐悲鸿知遇之恩的敬意。而梅竹同为花中君子,显然,以梅竹为题合作,也暗合了二人的君子情谊。

亚明《湘江秋晓》1978年

责编:邹彦男

来源:湘江集团